11月5日,農業農村部2020年十大引領性農業技術“北斗導航支持下的智慧麥作技術”小麥無人播種施肥技術現場觀摩會在臨海舉行,智慧麥作技術集成示范基地落戶蘇墾農發智慧農業科技園。
民盟中央副主席、自然資源部原副部長、南京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究院院長曹衛星,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劉聰,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紅軍,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唐明珍,鹽城市副市長吳本輝,南京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高立國、副校長丁艷鋒,射陽縣委書記唐敬,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省內外相關部門、單位、高校的領導、農機專家等一百多人參加現場活動。
此次小麥無人播種施肥技術現場觀摩會由南京農業大學、國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中心、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主辦,蘇墾農發臨海分公司承辦。觀摩會現場,與會人員一同觀摩了小麥智能化精量播種機、小麥智能化精確播種施肥一體機、小麥精確化變量播種與肥料深施機作業。三臺無人播種施肥機通過北斗導航技術的引導,在沒有人操控的情況下,按照事先規劃的路徑、速度和設定好的播種量、施肥量,有序自主在田間進行播種、施肥作業。大家對無人機播種施肥等信息智能技術給現代農業生產帶來的創新發展給予了一致的肯定。
曹衛星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數字化處方,精確化控制,無人化作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智慧麥作技術無人機播種施肥技術取得了初步成效。他說,科技要自立自強,糧食要自給自足。今后將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積極推進集成與示范,農機農藝信息有效融合,完善關鍵技術,強化智能化控制,集成化作業系統,多區域示范,進一步深化合作機制,產學研用緊密相結合。
魏紅軍在交流發言中介紹了江蘇農墾的現代農業發展情況,對南京農業大學的農業科技研究和智慧農業創新給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江蘇農墾要當好農業現代化技術應用引領者、示范者,積極投身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的行動,加快智慧農業的實踐和探索,以蘇墾農發為主要載體和實施平臺,繼續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創新型企業的合作,鞏固提升墾區農業裝備的優勢。
會上,在與會代表的共同見證下,蘇墾農發總裁朱亞東與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朱艷院長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南京農大?蘇墾農發智慧農業(臨海)示范基地”合作協議,朱亞東與丁艷鋒為基地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