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集團公司召開三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研究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安排四季度各項工作。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紅軍出席會議并講話,總經理胡兆輝主持會議并講話。集團公司領導劉克英,外部董事王遠見、馬群,總法律顧問吳以國,總經濟師楊炳生,總經理助理孫鍵、季友兵、錢伯彬出席會議并發言。
魏紅軍在講話中指出,今年是兩個百年目標交匯、兩個五年規劃交接的關鍵之年,也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考之年,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2020年的特點,就是“變”。他指出,盤點前三季度,變局之中謀求勝局。在“三個一”體系建設的開局之年,面對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和巨大的困難挑戰,集團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持以保促穩、穩中求進,于變局之中求勝局,營收、利潤、歸母凈利潤分別增長1.7%、4%和6%,資產負債率43.37%,較年初下降2.5個百分點,為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他強調,分析當前形勢,變數之中蘊藏定數。全年主要指標“保七爭十”目標有望完成,總體實現“開局良好、態勢良好”,展現了集團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能。但內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特別是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還在上升。一是農業板塊整體承壓走強。糧食生產承壓明顯,糧食價格不可能一直走高,社保紅利已經釋放,也不能長期指望。二是醫藥板塊面臨深度調整。一方面,產業內部分化盤整加劇。另一方面,來自更深層次的資本層面會有觸動,控制力、影響力如何體現存在變數。三是其他板塊仍在穩定復蘇。他要求,面向新的征程,變量之中積蓄力量。面對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和種種變數,我們要保持清醒、唯變不變,對標“三個一”體系建設要求,牢牢把握可控變量的主動權,不斷積蓄力量,做好自己的事。一是找準“定位”。明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將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的新征程,如何在全局大局中找準江蘇農墾的定位,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農墾一定要更好發揮引領示范作用,以“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為契機,促進江蘇農墾現代農業從蘇墾大地走向江蘇大地,輻射全國市場。二是展開“布局”。要圍繞新時代江蘇農墾的定位,把握“兩個大局”“兩個循環”,發揮內需主導型產業優勢,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打造自主可控產業體系上下功夫,暢通內部循環,融入外部行業發展生態。三是集聚“人才”。技能型人才要重點解決上升渠道不暢問題,系統化培養產業人才隊伍。創新型人才要重點解決激勵機制問題,營造有利于激發人才創新的創新生態。高素質人才要積極引進,同時考慮如何留住人才并用好他們,讓年輕干部人才出得來。四是黨建引領。促進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發揚農墾優良傳統,塑造蘇墾黨建品牌,落實新時代黨建各項任務和工作要求。
胡兆輝在講話中指出,今年以來,集團經濟整體運行符合預期,主要指標保持逆勢向上。1-9月,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56億元、利潤總額50.7億元、歸屬集團公司凈利潤17.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4.6%、6.2%,完成年度預算的71.5%、83.9%、95.2%,除營收外,均順利完成既定目標。截止9月底,集團資產總額475.7億元,資產負債率44.3%,負債和風險水平控制在合理區間。他強調,對標全年目標任務,對標“十三五”規劃,對標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考慮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我們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壓力。一是面臨經濟增長不及預期的風險,主要指標雖然保持了正向增長,但增速明顯放緩,特別是營收增長的壓力更為顯著;二是產業轉型升級有動力更有壓力,產業創新能力總體不強,新興產業總量偏小、支撐引領作用不夠,開放發展水平不高。三是國企改革必須進一步走深走實,對標行動方案的具體項目、完成時點,還有不少難點和障礙。關于下一步工作,他要求,一要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咬定目標,堅定信心,謀劃好市場和經營工作,努力創收增效,力爭全年核心指標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二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充分認識到當前經營的復雜性和長期性,進一步增強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和有效性,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積極推進結構調整。三要落實責任、務求實效,確保安全穩定生產。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增強安全生產風險防范處置能力,實施好年度環境整治與小城鎮建設項目,讓職工群眾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共享企業發展成果。四要提前謀劃、主動作為,確保“十四五”良好開局。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確保如期保質保量完成。統籌做好2020年度財務決算工作,組織編制2021年生產經營計劃、投資計劃和總部預算等。召開集團2021年改革發展研討會。
會上,集團公司計劃財務部、戰略投資部、資產經營部、農業發展部負責人,蘇墾農發公司、通宇公司負責人分別就經濟運行情況作專題分析發言。
集團公司總部各部室助理以上人員,蘇墾農發公司、通宇公司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