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8日,由宿遷市、宿城區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業專家,到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宿遷分公司,對分公司李樓生產區一大隊“缽苗機插優質雜交粳稻”田塊和二大隊“毯苗機插優質雜交秈稻”田塊產量進行現場驗收。
專家組成員深入田間,仔細觀察水稻長相長勢,隨機抽取地塊進行實收。收割前,專家組成員還對收割機進行清倉檢查、校磅稱重、丈量測產田塊面積和多次重復測量籽粒含水率等關鍵數據。
經過一系列驗收程序,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傳來:缽苗機插優質雜交粳稻畝產978.56公斤,毯苗機插優質雜交秈稻畝產787.97公斤,創宿遷市機插水稻單產新紀錄。
在測產結果得出后,宿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長張洪樹對宿遷分公司水稻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給予充分肯定。他說,通過近期對宿遷分公司水稻生產的多次實地考察,明顯感覺到宿遷分公司的農業生產管理水平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已經走在區域最前列。比如大面積推廣的水稻缽苗機插、毯苗機插技術,不僅有效保障分公司水稻穩定高產、超高產,改善稻米的品質,還必將對宿遷區域內的示范推廣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分公司副總經理丁前衛認為,取得這樣一個成績,和今年水稻“良種良法融合 農機農藝配套”的水稻種植思路是分不開的。比如今年水稻生產管理過程中,在選定優質品種的基礎上,大規模推廣缽苗機插和稀落谷、長秧齡、微噴旱育等農業最新技術成果,實現了培育適齡壯秧、分蘗力性強、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的生產目標。
分公司總經理賀在銳說,“亮眼”的數據,得益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高新科技的應用。中德農業產業示范園和張洪程和羅錫文兩位院士工作站于2015年相繼落戶分公司,一大批國際國內最新的農業成果,經過試驗示范、改進創新,迅速落地落實、應用到生產第一線。而且,自主研發能力較強,每年的研發投入占其總產值的2%-5%左右,僅在“農機農藝融合”方面獲得的國家專利41項。
另一方面是體制機制保障。以調動員工擔當作為熱情為目標,合理規劃生產單元規模,加強目標責任考核,改過去的“結果考核”為“過程+結果”考核,既突出平時監管又突出最終結果。確保各環節農藝措施落地落細。下一步宿遷分公司也將繼續肩負起“現代農業示范區,保障糧食安全國家隊,農業對外合作排頭兵”的責任和使命,進一步深化與宿遷市、區農業農村局的合作,大力實施包括缽苗機插在內的農業新技術示范推廣工程,擴大區域影響力,為區域內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農墾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