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國工程院農業部水稻專家指導組、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揚州大學農學院等單位的農業專家組成高產水稻實收驗收組,到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黃海分公司,對公司“綠色超高產栽培技術攻關項目”產量進行現場驗收。
專家組通過認真查看收割機具準備、水稻的長勢長相,仔細測量收割水稻的水份含量和已收割地塊面積,最后進行稱重、折合計算等一系列程序,測得畝單產1058.9公斤,創江蘇省水稻畝單產新紀錄。
“產量高、質量高、效益高”是農業生產管理追求的永恒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多地少,開展超級水稻的超高產的栽培研究與示范,對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江蘇農墾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新技術應用,尤其是開展超級稻高產攻關、缽苗機插栽培模式及綠色、高效栽培等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可以說確確實實體現了農墾在國家糧食安全當中,發揮出“農業國家隊、排頭兵”的作用。
1058.9公斤!面對振奮人心的結果,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楊洪建說,產量高,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一是農墾的土壤保護好,土壤肥沃;二是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農墾有管理體制方面的優勢,新技術推廣快、應用成效好;三是今年的氣候特點,為我們淮北地區水稻高產創造了條件。
豐收的喜悅在黃海大地上蔓延,一幅時和年豐的壯麗畫卷正徐徐展開。此次專家組現場驗收的結果,具有重要的引領性和推動性作用,必將進一步豐富農業科技內涵,推動蘇墾農發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