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分公司的中德農業示范園種植千畝旱整機插水稻。千畝旱整機插水稻技術通過帶營養土的缽苗機插,具有秧齡長,栽后不傷根、無緩苗的特點,水稻栽后分蘗發生早,植株粗壯,穗型大,產量潛力大。特別是缽苗機插技術應用于雜交秈稻栽培更具有明顯優勢。2013年江蘇農墾首次引進該項技術應用于雜交秈稻的種植,通過幾年試驗示范研究,解決缽苗機插水稻在育苗、栽插方面的難點問題,探明缽苗機插雜交秈稻從育苗到大田管理的關鍵技術指標,使畝產突破800公斤的栽培配套技術。
黃海分公司采用水稻缽苗機插增產新技術,這項新技術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業部門領導和科研院所專家的一致認可。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在黃海田間考察檢查時說,“這項農機與農藝融合的最新技術,能夠適用不同地區、不同品種類型的水稻生產推廣應用,有效保障水稻穩定高產、超高產,改善稻米的品質,更有利于可持續解決我國稻米口糧安全問題。去年。示范園缽苗水稻甬優2640品種單產實現790公斤、缽苗連7品種單產實現710公斤,遠遠高于分公司水稻畝均產量。
今年,黃海在完成大小麥的搶收后,大力推廣這項新技術,實踐證明由于采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洪程推廣的水稻缽苗機插新技術,從育秧到插秧,都能較好地保障秧苗的成活率,增加產量。這一水稻缽苗機插新技術是院士張洪程近年來的一項重要農業研究成果,張洪程院士在黃海分公司建立了博士研究站,使實用新技術得到了進一步推廣與應用。目前,在黃海開展的新型寬窄行水稻缽苗高速插秧機和水稻缽苗機插優質增產新技術豐產方與高質量專題試驗證明,示范片寬窄行配置,群體結構優化,植株健壯,穗大粒飽,熟相清秀,正??稍霎a10%左右,超高產田可增15%左右。同時一般可早熟5-7天,為下茬小麥適時播種創造了有利條件,也利于全年多熟增產增效。經過近年來的實踐證明,這項新技術對水稻缽苗機插優質增產新技術獲得成功,張洪程院士認為該項技術在我國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