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國家原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機管理標準化先進單位”的黃海農場有限公司,積極促進農機農藝融合,提高農機協調發展水平,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推動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被譽為全國農墾農機化的搖籃,農機化事業得到快速發展。如今,黃海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用心譜寫農機化技術推廣進行曲,奏響黃海農機化發展的新篇章……
——農機科技研制在墾區領先。由黃海農機技術人員研制生產的“全方位深松犁”、“配套JM1065收割機對行玉米割臺”和“半懸掛動力破茬少免耕精密播種多用機”等新型農機具共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8項。其中5項榮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有12項分別獲江蘇農墾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最近研制生產的“毯壯秧苗的栽植工藝規程及淺植機械研究”項目獲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一等獎,填補了國內空白。使黃海農場成為全國農墾農機技術研制、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的佼佼者、領跑者。
——農機技術更新在墾區領先。黃海按照“立足大農機、發展大農業”的工作思路,堅持科學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在全墾區率先全面普及、推廣、應用大型浸種催芽技術、精密播種機、高性能插秧機、大中型水田整地拖拉機及標準配套攪漿機和耕翻機具,今年計劃投資710萬元,購置掃場機21臺、輸送帶及扒谷機10臺,提升場頭糧食運轉效率,縮短糧種入庫時間;購置缽苗擺栽機15臺,為水稻穩產高產和周年效益提升奠定良好基礎;高標準改進播種機29臺,提高小大麥播種質量及播種效率,為實現“苗早、苗齊、苗勻、苗全、苗壯”創造良好條件;購置埂上播種機10套,有效利用溝埂資源,增加小大麥種植面積,提高整體收益。同時,為有效應對水稻生產布局調整,主動和東北、安徽等地農機合作社提前聯系插秧機外援,“做有準備的人,打有準備的仗”,使農機化向高效復式作業機具方向發展。
——水稻種植機械化在墾區領先。目前,黃海擁有插秧機數百臺,采用的激光平地、攪漿整地、機械筑埂、開溝、機械撒肥、育秧播種機、大型收割機等對提高農田標準化作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達到95%以上。黃海主要農作物水稻、大小麥、、種、收、植保四項環節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百分之百,農業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躍,黃海成為江蘇農墾糧食產區的排頭兵,成為全國現代農機化的先行者。
——農機化效率提升速度在墾區領先。黃海積極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農機手在農機新機具、新技術推廣中的作用,形成加快農機推廣的合力,著力提升農機組織化與標準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農機運營質量,率先在東直和新蕩成立兩個場級農機服務總站的基礎上,又籌建成立了民生農機服務總站,并規范和強化農機總站和協會的運作機制,完善了“六統一”和“兩許可”制度。同時,建成農機集中停放點,力爭實現農機集中停放率達85%左右。綜合機械化整體水平走在農墾的前列。
如今,黃海上下齊心協力,正依靠大農機、實現大跨越,用心譜寫農機化技術推廣進行曲,奏響黃海農機化發展的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