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六十余年的歲月洗禮,近十次企業更名與改革,可見這個企業命運的波瀾和時代的斑痕。他出身名門——建廠初期為國營淮海農場職工提供口糧保障,兵團時期為江蘇省建設兵團二師十團糧棉油加工廠。歷經自衛反擊戰、改革開放、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變革,從內供到市場,從小微到大型,從瀕臨倒閉到業態繁榮,這個企業就是江蘇省農墾米業集團淮海有限公司。
2000年前后,站在廠外看似一片“繁榮”景象,國有企業名號,百十來號工人,農場基地原糧保障;走到廠內看是一片慘淡業態,加工設施老舊工藝落后,庫房破舊不堪,無品牌無市場無產能,與市場化經濟的時代格格不入。
2002年年初,歷史的轉折點萌發了。農場領導派了時任淮海農場石油機械廠廠長姜國平負責加工廠清算任務,歷史的輪印永遠是清晰、無解且無法復制,就這樣姜國平接過了加工廠廠長職務,在姜國平的運作下市場的光亮向這個破舊的加工廠傾斜,讓他有了生機和希望。姜國平的管理能力、銷售能力強悍見效,加上他獨到的農機機械水平,改變了大米加工工藝提高了質量保障,客流較昔日直線增漲。“丑媳婦”如何見得了公婆?國有企業的本質、軍墾文化的責任擔當、個人的人格魅力讓客戶無條件的相信了姜國平,讓加工廠走向了市場激流的航道,要么淹沒要么遠航。
時光的年輪停止在2005年春節,江蘇農墾米業總公司對加工廠伸出了收購合作的橄欖枝。歷史的變遷,企業的脈搏,誰能知曉?從“獨子”的恃寵而驕或是孤獨落寞僅自己知曉,進入了大集團成為一份子,集團化不一樣的管理模式,不一樣的考核要求,但姜國平清楚的知道,不管身處何處什么樣的身份或是體制,唯有品質、品牌、市場、效益可以勇立潮頭。憑借著品質樹創品牌,品牌創造效益,效益推動持續改進發展的滾雪球式運營,自2005年進入集團已連續14年蟬聯獲得先進單位榮譽。
誰砸公司品牌,我砸誰的飯碗。這句話就是姜國平對質量和品牌重視程度的有力體現,這句話的力度足以斷鐵,足以撬開市場的大門。優質優價模式,早前姜國平便運作優質優價收購,大路貨無法建立響亮品牌,唯有提檔升級、分類分級方可掌控市場、靈活應變于市場,體現出產品多元化、品牌化的競爭性。優質優儲模式,開創散裝、散運、散卸、散儲“四散”技術運用,提升效率,保障品質,糧情易于檢查發現,空調低溫保鮮技術促進品質升級。大米靜默新規則,大米加工后需在成品庫靜默,空調、風扇、自然風通暢晾干涼透后方可發往全國各地,此舉可降低大米運輸和經銷倉儲過程中熱變,持久保障良好口感。
大米加工沒有高科技,但不順應高科技則失去競爭力。窮則思變,窮宜穩健,這句話用在該公司的發展上升初期恰如其分。市場翹頭品牌建立,不驚不慌不喜不浮,憑借產品質量穩住老客戶開發新客戶。在公司羽翼未豐的發展上升期,公司幾次擴產投建時,姜國平憑借對機械設備的獨特理解,生產設備選擇了日本佐竹,烘干設備選擇了臺灣三久,選擇的都是行業中的大品牌高價格,可見姜國平的魄力和眼光。多年以后,姜國平感嘆企業的成就和自己的成功得益于選對了設備和技術,低溫烘干原糧水分均勻無裂紋,便于倉儲易于加工利于銷售。生產線工藝科學先進,大米顆粒飽滿一致、光澤潤滑富有賣相。
2019年,姜國平腦海中一直謀劃的全自動包裝及機械手碼垛設備如愿投建使用,意味著公司進入全面機械化時代。人是萬物的創造者,但這個時代是機械化的時代,機械化是質量、能量保障的最有效措施。該公司不光硬件跨入了科技新時代,同時思維理念進入新時代,可見江蘇省行業協會授予的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優秀企業稱號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