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三夏”水稻栽插期間,黃海繼續采用水稻缽苗機插增產新技術,這項新技術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業部門領導和科研院所專家的一致認可。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在黃海田間考察檢查時說,“這項農機與農藝融合的最新技術,能夠適用不同地區、不同品種類型的水稻生產推廣應用,有效保障水稻穩定高產、超高產,改善稻米的品質,更有利于可持續解決我國稻米口糧安全問題。去年。示范園缽苗水稻甬優2640品種單產實現高產、缽苗連7品種單產超歷史,遠遠高于分公司水稻畝均產量。
今年,黃海在完成大小麥的搶收后,將大力推廣這項新技術,實踐證明由于采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洪程推廣的水稻缽苗機插新技術,從育秧到插秧,都能較好地保障秧苗的成活率,增加產量。這一水稻缽苗機插新技術是院士張洪程近年來的一項重要農業研究成果,張洪程院士在江蘇農墾黃海分公司建立了博士研究站,使實用新技術得到了進一步推廣與應用。目前,在黃海開展的新型寬窄行水稻缽苗高速插秧機和水稻缽苗機插優質增產新技術豐產方與高質量專題試驗證明,示范片寬窄行配置,群體結構優化,植株健壯,穗大粒飽,熟相清秀,正常可增產10%左右,超高產田可增15%左右。同時一般可早熟5-7天,為下茬小麥適時播種創造了有利條件,也利于全年多熟增產增效。經過近年來的實踐證明,這項新技術對水稻缽苗機插優質增產新技術獲得成功,張洪程院士認為該項技術在我國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另據了解,黃海從2010年起,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張洪程院士團隊牽頭國內農機、農藝和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等專家、教授組成聯合組。在國內率先開展水稻缽苗機插技術攻關,先后研制出技術處國際領先的新型行距寬窄行水稻缽苗乘坐式高速插秧機、創建了配套的高產優質栽培途徑與關鍵技術、構建了肥水耦合調控技術等,形成了完整的水稻栽培創新新體系,使水稻生產獲得了明顯的增產增效效果。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