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公里近100畝的中心河苗圃,通過引進雞爪槭、無刺枸果、紅花?木、金森女貞、紅葉石楠以及紅梅等彩色樹種,與黃山欒樹套種出了層次遞進、色彩鮮明、共生和諧的‘新亮點’,得到了來往觀賞者的一致好評,更成為了農場晨跑、散步愛好者們的必選之路。”新洋林發公司經理田峰秀介紹,“這一探索也是新洋林業2019年的又一新動作!”
新洋苗木套種充分利用大中型河堤和林地資源,大力培植黃山欒樹產業為主,其他耐鹽、高效樹種為輔,形成品牌效應,實現欒樹產業升級,同時積極引進中山杉、擴繁泓森槐等適宜樹種,加強林地復合層次林苗種植,做到苗木林、綠化林、經濟林、生態林合理布局。
近年來,新洋林業發展勢頭十足,2018年林業收入較上年增長48.05%,經濟效益創歷史新高。自產苗木75%用于承攬場內外綠化工程,跨出歷史第一步。與省林科院合作實現了新突破,在成功實施耐鹽珍貴彩色樹種培育推廣項目的基礎上,又簽約合作了高標準農田林網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將新建高標準農田林網1200畝,再獲50萬元科研經費。
“2019年,新洋林業從品種優選、效益顯著、適宜生存等多角度出發,積極探索多品種套種模式強化苗圃建設,迎合綠化苗木的市場需求,給生態景觀效益添亮點的同時,為增加經濟效益再添一筆!”田峰秀補充道。
為樹立品牌“生態經濟”,做強做精林業產業,新洋秉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景觀效益、文化效益”多重兼顧的理念,積極規范公司運營管理,以林業發展規劃為藍本,完善公司運行體系,利用網絡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提高林業公司生產經營營業額。積極承接對外工程,進一步完善綠化工程施工體系,在確保完成場內綠化工程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對外承接綠化工程業務,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傾心打造優質生態林,確保完成至少1000畝造林目標。做好林業科技創新,加強與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在搞好現有兩個合作項目基礎上,爭取再合作一至兩個新項目和新品種,推動公司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化美化工程建設,高標準建設中心路綠化苗木展示帶,使中心路真正成為江蘇農墾綠化形象展示第一路。建設枇杷產業園,在金龍灣路南、二大隊沿線劃出專門區域,建設100畝優質枇杷產業園,與生態觀光旅游相結合,提供精彩觀光、快樂采摘等優質服務,形成種植、加工、旅游、養生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