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8點,側耳傾聽穩健而輕便的腳步聲響起,居家養老里溫馨的一幕幕便會開啟。
居家養老服務站里的智能按摩椅、足療儀、智能康復儀、艾灸儀等成為了服務站的“招牌”。每天來此理療的老人絡繹不絕,“滿客”是這里的常態。
每天準時來此報道性格開朗的張益芳奶奶,時常風趣地自嘲:“我是扛著來理療的幌子,打著來湊熱鬧的算盤,哈哈哈……”因為,每天早上來此理療的老人絡繹不絕,有時還需排隊等候。此時,這里便成了老人們聊養生、話家常、談老年生活的“溫馨小屋”,每天傳出的歡笑聲,充滿著生命的活力。
“我們也享享新式生活,趕趕時代潮流,學學年輕人搞個聚會,聊聊新奇事啥的!”“對啊,誰說老年人生活一定是單調的?我們現在的生活可充實了!天天到這邊來唱唱曲藝、寫寫畫畫、下下棋、打打牌、聊聊天……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我很喜歡這里的氛圍,像個大家庭,現在待在這里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還要長!”……
聽著老人們你一言我一語歡快地聊著天的工作人員宋倩吐露心聲:其實,人到暮年,真正注重的已不是奢華的物質生活,而是保持身體上的健康和精神上的快樂。最害怕的莫過于無法調整和消除低落的情緒、孤獨、抑郁和恐懼感。我們服務站工作人員會經常與老人溝通交流,通過積極正面的引導,在全面了解老人的性格、喜好、禁忌以及健康狀況的基礎上,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建立信任感。
打開服務站的工作手冊,上面記錄著眾多與老人溝通交流服務的內容,每個記錄的最后都寫著一句話:堅持秉承“人文關懷·家”的理念,因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來自于關懷;耐心、愛心、細心以及同理心,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心理上,都站在老人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行動,并提供相應的照護……
但是,最吸引人的還是那句:我們雖然不是老人的親人,但勝似親人,而且要努力比親人做得更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