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夕陽的力量托起朝陽,用火一樣的激情燃燒夕陽……他為黃海公益事業辛勤耕耘,用行動詮釋了一位退休老黨員的情懷;他作為丈夫,常常關愛不了妻子。但是他在關愛公益事業上譜寫了華麗的篇章!他就是黃海農場有限公司新蕩老干部黨支部書記朱克義。
軍營練就真本領,回鄉甘當“窮書記”。朱克義于1959年1月應征入伍,在部隊練就了一身剛正不阿的正氣,他于1964年1月退伍。卸下戎裝的他一直在當年的黃海農場擔任基層黨支部書記,在長期的工作中,他把革命軍人的優良品質融入工作、生活之中,永葆軍人本色。退休后朱克義在擔任黃海農場有限公司新蕩老干部黨支部書記16年來,他始終把公益事業及離退休老干部、老職工、困難群體當做親人,把老干部黨支部工作當做事業,把公益事業當做擔當,牢記使命,用心服務,擔當履職,以滿腔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切實做好服務群眾、服務離退休老干部、老職工等各項工作,在退休后的崗位上做出了顯著成績。朱克義連續15年被黃海農場有限公司黨委評為老齡先進工作者;曾被江蘇農墾集團公司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在職拼命干,退休不遺憾
朱克義從1983年開始擔任農場基層黨支部書記一直到退休整整35個春秋,35年來,他始終按照黨章的要求,銘記著人生中的點點滴滴,發揮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基層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1985年,當年擔任農場基層黨支部書記的朱克義在工作中了解到黃海農場有許多殘疾人賦閑在家,成為家庭的累贅、農場的負擔,他深感必須幫助殘疾人家庭就業、增加殘疾人收入,為殘疾人打開生活的另一扇門。朱克義經過走訪調查,在農場黨委的大力堅持、幫助下,他在全場殘疾人中挑選了30名有生活能自理、有工作能力的殘疾人,經響水縣工商局注冊登記,于1986年組建成立了黃海皮鞋廠。這在80年代屬于開天辟地的新鮮事,在許多健全人還在為溫飽東奔西走的情況下,殘疾人卻進工廠當起了工人,許多殘疾人家長的感激之情無以言表。在長期的工作中,朱克義不僅關心殘疾人的工作,還關心殘疾人的生活、婚姻等問題,在當時農場住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朱克義為每位殘疾人分一間半住房,鼓勵殘疾人組建小家庭,規定凡殘疾人結婚組建家庭的,黃海皮革廠免費為殘疾人新婚夫婦提供一套家具。朱克義成了這些殘疾人家庭的大恩人、大善人,也讓農場更多的干部職工用敬佩的眼光、用崇拜的眼光看待他,因此他在干部職工的心目中樹立了較高的威望,農場所有干部職工都敬重他。從此很多人都不記得他叫朱克義,都稱他為一心為民的“善”書記。朱克義在百姓心中樹起了金碑,也為干部職工樹立了榜樣。朱克義用夕陽譜寫一曲無私奉獻、公益無悔的夕陽之歌……
離崗不離黨,夕陽繪晚霞
老驥伏櫪志千里,不用揚鞭自奮蹄。2001年3月,朱克義退休離開了工作崗位后,但是他離崗不離職、離崗不離黨,一如既往地關心農場的公益事業和經濟建設,當他看到許多退休的職工和離退休老干部都無所事事,還有許多居民的業余生活枯燥無味,農閑時不是打牌就是打麻將,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導致一些家庭產生矛盾糾紛,主要原因是干部職工及離退休老同志、老職工沒有一個娛樂活動的場所,為此,他兩次向農場黨委領導反映這些問題,提出申請解決的辦法,在他的多方協調下,經農場黨委研究決定,于2002年初,成立了新蕩老干部活動中心和新蕩職工活動中心。黃海農場黨委任命朱克義為新蕩老干部黨支部書記。他定期組織老干部、老職工、老黨員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傳達農場公司職代會和有關文件精神,組織離退休老干部、老職工黨員認真上好“三會一課”,組織開展各項文體活動,豐富廣大職工和離退休老干部、老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活動期間,還組建了新蕩老干部門球隊,鍛煉老同志身體,愉悅老年人心身,在老同志參加集團公司、市、縣組織的各類門球比賽活動中,都取得了多項成績;新蕩老干部黨支部連續8年被黃海農場(有限公司)黨委評為老齡先進黨支部。
公益之路不平坦,一路汗水一路歌。這位退伍軍人脫下的是軍裝,脫不下的是退伍老兵的公益情懷。做好公益事是一個老黨員的本分,也是朱克義多年的夢想。為實現自己的“夕陽夢”,本應在家休息的朱克義,積極組織廣大職工居民、離退休老同志自編、自導、自演文藝節目,利用周末、元旦、春節等節日到農場公司各單位巡回演出,大力宣傳農場公司好人好事、創業能手、優秀黨員先進事跡。既豐富了廣大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也杜絕了許多不良風氣和習慣。在豐富職工業余文體活動的同時,朱克義還關心農場公司的經濟社會發展;他發現在每年的夏收、秋收的季節,附近群眾以撿拾莊稼為名,到農場公司田地里去偷割水稻、麥子等農作物,他看到國家及國有資產流失很痛心,朱克義一邊向農場公司黨委反映增加巡邏崗位,一邊組織老干部、老黨員成立“老干部護糧隊”深入到田間地頭向大家宣傳農場(公司)保護農產品的政策,講解農場(公司)制度,制止一些人的不良行為,爭取農場(公司)的糧食免受損失,確保糧食顆粒歸倉;此外,朱克義在每年的“三夏”、“三秋”生產中還做好禁燒秸稈宣傳教育工作,為大家講解秸稈還田的好處,以實際行動來支援農場(公司)的經濟建設……他用自己的智慧、力量繪就“蘇北明珠、美麗農場”和社會公益事業美好的明天!
不言夕陽晚,精心育新人
斗移星轉,歲月如歌。在退休后16年里,朱克義用自己的擔當詮釋著“人生、責任、回報、奉獻”這一主旋律,堅持從事公益事業是朱克義晚年生活的追求。在退休生活中,朱克義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帶頭傳承弘揚老支書精神,培養新時代支書,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新時代的青年支書們不忘初心、銳意開拓,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承擔公益責任,反哺社會。朱克義在長期的學習實踐中探索,在總結中探索了關愛培養青年人、提升干部職工的政治素質、文明素質的教育管理模式,他囑咐年輕干部職工要始終堅持不忘學習“二字”,他常對青年人說:學到老用到老,書到用時方恨少,共產黨員、特別年輕黨員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時刻保持認真學習的態度,學黨章、學時事、學政治、學文化。他在學習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了農場公司干部、黨員、職工的“八要八不要”行為守則,即:一要認真學習,更新觀念;不要放松人生觀、世界觀的改造。二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不要做影響黨的形象和損人利己的事情。三要積極支持農場公司領導工作;不要干擾領導的工作和損害大局利益。四要保持清正廉潔;不要違背政策,向組織提過高要求。五要牢記黨的宗旨,解決民眾疾苦;不要聽信謠言,發牢騷、講怪話。六要教育親屬子女,關心下一代;不要參與黃、賭、毒和有害社會的活動。七要保持身心健康,堅持鍛煉;不要偏信歪理、邪說和參與迷信活動。八要理財有方,自覺遵紀守法;不要大操大辦紅白喜事,造成鋪張浪費。這一經典語言得到了農場公司黨委領導的認可,為年輕干部的培養、使用為領導提供了參考依據,做到了政治上關懷青年干部、精神上關切青年人、生活上關心年輕人。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朱克義,始終秉承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社會,用自己的行為感染身邊的人,在退休后16年的歲月中,他堅持為公益事業孜孜不倦、默默奉獻、繼續發揮余熱。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退休老黨員的黨性和擔當、一名老干部黨支部書記的責任和追求。朱克義用滿腔激情,燃起了一片燦爛的晚霞,譜寫著“最美不過夕陽紅”的公益之歌。
上一篇:下一篇: